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体制也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缓解自身资金紧张的问题,都会去一些平台或者银行贷一笔急用金。但是却又一些人利用人们不了解征信的漏洞,对人们进行诈骗。
“曾在贷款平台注册过,如果不注销会影响征信”“办理过校园贷,国家要收回额度”......近来有很多骗子谎称“必须清除网上贷款额度”否则“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大肆进行诈骗活动。2019年4月份以来,已有多人被骗,受害人中包括多位在校大学生。
声称注销网贷 引诱受害人借钱转账
一天,某位在校大学生,接到手机的电话,对方声称该名大学生身份证被盗用,并在“XX贷款平台”注册了一个“最高可贷1万元”的账户。但由于现在的国家政策严禁大学生在“XX贷款平台”上有任何账户,因此要求他立刻注销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事发突然,为避免麻烦,该名大学生轻信了骗子,并以骗子提供的“另类”方法注销账户:首先打款5000元给对方,之后对方就会立马帮助他注销“XX贷款平台”的账号,并且还清款项。当事主按要求操作后,感觉不妥时,拨打了“XX贷款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询问详情,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
获取个人信息 精准诈骗防不胜防
事实上,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大多数都是换汤不换药:骗子用非法手段获得个人的在线贷款,以“记录清除”作为理由,让受害人防不胜防。
周某接到自称“XX科技”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称自己的信息是在“校园贷款”中登记的,如果不取消,将影响个人征信。出于担心,周某根据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些在线贷款平台(APP)并注册账号,将所有的可支配额度都转移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算。最终,他从6家贷款平台借款的10多万元,全部落入骗子手里。
提醒:账户没钱 照样能骗
现在有很多人有这种心理:“我的账户没钱,不怕被骗”。所以现在的骗子的骗法也更新换代了,会诱导你在各个平台借钱,以规避风险为理由,然后叫你把钱转到一个“特殊帐户”。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迅速发展,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推出了贷款平台。对于个人贷款,只需填写相关信息,贷款金额迅速到账。一些平台信息保护不力,导致信息泄露,违法者很容易获取借款人的详细信息,进行准确的欺诈。
中邮消费金融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所有声称是贷款平台客户服务并提供不良在线信用记录注销的电话都是欺诈。只要个人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信用。接到自称网上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可疑事项首先登录官方平台或官方客服咨询。在被欺骗的情况下,应保留相关材料,立即报警。